2017年5月15日14时,国学院“学而讲坛”第7期暨哲学学院爱智论坛第186期于汇文楼937室顺利举办。本期主讲嘉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特聘专家、文教专家、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田辰山,讲座主题为“一多不分:中国文化与中文术语”。讲座由张继军老师主持,哲学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田老师对自己在国外和回国后的学习工作经历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介绍,围绕着“中西文化理解为什么不是简单翻译”这一问题,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和讲解。田老师认为西方文化一多二元的世界观和中华文化一多不分的世界观代表着中西方文化两种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由于这种差异进而中西方语言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而在两种文化语义环境中的中西方语言实质上不能像传统翻译一样对两种语言进行十分准确的翻译,只能对两种语言进行阐释理解。讲座过程中,田老师通过列举常见的生活词汇、政治词汇和哲学词汇来阐明经过中西方翻译之后词汇含义的巨大差别,使同学们更加形象的理解到中西方语言对译的困难,并从语言范畴问题、西方世界观、概念性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深层次的结构性差异进行了讲解。最后,田老师对现场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过本期讲座,同学们对中西方文化在语言交流中的差异以及中西文化翻译理解的认识更加名清晰,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范围,使同学们对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拓宽视野、深入分析,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哲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