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哲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庆专栏 | 人物哲学 | 正文
人物||哲学——不求赫赫誉,温恭君子儒 罗跃军
作者:     时间:2021-09-07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不求赫赫誉,温恭君子儒

罗跃军

我校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罗跃军1997年毕业于我校哲学系,并于2000年取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后考入北京大学博士转而研究外国哲学领域。现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国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他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黑龙江省外国哲学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中国哲学年鉴》特约编辑。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初次见到罗跃军老师,便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这句古话。据说他平时总是穿着正装上课、办公,而儒雅往往是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也许是阅读广泛,哲学、人类学、宗教学、文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等均有涉猎,又勤于思考的结果,也许是多次出国访学,参加学术交流的经历,他谈吐间视野之开阔,思想之深邃,阅历之丰富,均让人敬佩不已。他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一种谦虚、积极的自信。深挖其原因,这种自信其实来自于他经年累月坚持自己研究的领域时所滋养的笃定和执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罗跃军出版专著2部《基督教早期希腊教父思想中的三位一体问题研究》和《尼撒的格列高利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译著3部(《宗教心理学简论》、《法国大革命与现代性的诞生》和《人性与行为》),其标志性成果就是作为博士论文的《尼撒的格列高利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正是这一著作奠定了其在国内西方中世纪哲学史研究上的学术地位。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和《求是学刊》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教育部、省级社科等项目10余项;并多次获得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和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罗跃军硕果累累的科研著作,离不开他甘于寂寞,攻坚克难,笔耕不辍,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选择做学问,就注定选择了一条孤独而漫长的道路。可他却笑着引用了汤一介先生的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态度。

罗跃军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西方中世纪哲学史与基督教思想史领域,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科研成果都还很少,社会关注度也不高,属于非常冷门的方向。之所以如此,恰恰源于一次偶然的机缘,他在硕士期间拜读了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的大作《基督教哲学1500年》后,大为震撼,深受启发。年少无畏,加之志趣所在,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探索西方中世纪哲学史与基督教思想史的道路。然而,前有险滩,道阻且长。他第一个面临的困难便是文献阅读。西方中世纪哲学的文献国内寥寥,而相关的外国文献中,大开本的拉丁语文献有185卷,希腊语文献有225卷,数量庞大且先不说,语言障碍却是无法逃避的难题。为此,他在北大的第一年便专心学习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以便不仅仅参考英语文献,而且还要参阅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著作。

其后,他又于2001-2002年,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交换学生,研究中世纪早期教父哲学史与基督教哲学史,2004年返回到母校开云官方注册-开云(中国)工作,继续从事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早期的教父哲学和现代基督教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2007-2008年访问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8年赴德国图宾根大学参加希腊教父尼撒的格列高利第11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用英文宣读会议论文,201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继续从事中世纪早期教父思想研究。2012年,访问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从开始这个领域的研究以来,他就一直日继一日,年复一年地四处出访,游学海内外,开拓视野,与同领域的学者交流学术成果,分享心得。在钻研思考、访问交流、写专著、译著间不停地“折腾”。一颗“不安分”的心,带来的是学识的厚重沉淀和思维的反复磨练。

当他把自己呕心沥血之作投给国内学术期刊时,不料却痛遭编辑惨拒。退回原因使他哭笑不得:该期刊的编辑无法辨别论文的真伪,无法判断它正确与否。投稿屡屡受拒,工作不被理解。他到国外访问学习时,许多国外的学者都认为从事中世纪哲学史研究非常艰难,一听说他研究中世纪哲学都感到极为惊讶。学术上的困难可以用勤勉克服,但是不被理解的困难一度使他感到困惑、甚至是灰心。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清华大学的王路教授来访我校,他与王路教授交谈时提到了发文章难、出书难的问题。王路教授开导他说:“你就像在挖矿,一直在这个矿里挖,总会找到金子的。”到现在他始终记得当时那种被理解的感动和感激,在那以后,即使仍然不被理解、困难重重,他始终不改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其实,他面临的困难岂止于此,横跨两个学科门类,哲学与宗教学的研究;三年五年,独自撰文的孤寂;没有项目,资金不足;默默耕耘,无人关注其成果。种种艰辛,难与外人言说。个中酸楚,只可冷暖自知。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遍翻中世纪哲学史的浩瀚文卷,跨越现实一道又一道的坎。纵使天寒地冻,前途坎坷,他仍然握紧手中的笔,一头扎进西方哲学与宗教学领域里,研究那遥远的中世纪。当被问及条件这般艰苦,为何如此专注于此时,他说:“哲学是我的兴趣,多数国人对中世纪的理解过于简单化。我想重新以中国人的视角解读,使他们破除成见,让大家了解到中世纪早期基督教的学者也可以是很生动的。中世纪不是一个有宗教无哲学,有神父无哲学家的时代。”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他的座右铭。抱着这样的信念,融合对德国哲学家韦伯提出的“职业”和“志业”的理解,他深知如果只把哲学当作一种职业,或许今天的自己还只是一个安于现状,每月领薪资的普通教师。但他一直把哲学看成一种志业,赋予自身使命感——坚守却不固守。他致力于让后人认识到他所研究的领域的重要性,并使他人得到学术、人生方面的启发。为此,他一直贯彻坚持、认真的原则,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搞科研。与理科科研不同,从事文科类的科研,就要经历搜集文献、甄别资料、消化文献、评价文献、生成观点等一个孤独而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精力。他曾对学生说过:“哲学难就难在不能将它像输入程序到软件中一样输入到你的大脑中,只能靠你自己去思考,以待量变转化为质变。”而这质变的过程,没有长期不断学习,吸取知识,是无法实现飞跃的。

基于此,他在201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访问学习期间,为了完成一篇论文,他集中精力、不间断地攻克了三个月,终于结出硕果,在《哲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辩正》。出于对研究成果品质的重视,他在参与学院行政工作后,依然坚持宁缺毋滥,放慢脚步,精雕细琢。“我们做出来的成果是要给未来的学者和学生看的,其厚重程度取决于我们当初付出的努力程度。”有时,他面对学府书店中一排又一排的图书时,会不禁思考:“有哪些书在十年、二十年后仍有资格陈列在书架上,仍有再版印刷的价值。”在他看来,将自己的学术成果著书出版,是为了将学术研究的理念传承下去,成为后人的指路灯塔,使后人得以继续对这一领域进行拓展和深化。

光阴匆匆,白驹过隙。自1997年毕业至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他对于自己成为“黑大脊梁”这件事颇为感慨。他的本科、硕士都就读于母校,一毕业就回到母校投身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黑大带给他的影响难以磨灭,他身上一直带有黑大学子的影子。

在延安参加院长培训班学习时,罗老师将延安精神理解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领导人所寻找的中国梦。他还在小组发言中将黑大人的责任总结成十二个字:承传统、有担当、能作为、敢创新。只有继承抗大精神,主动解决困难,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黑大梦、中国梦。

罗老师传承这种延安精神和抗大精神的体现就是:二十年苦坐冷板凳,坚持不懈;三五载远赴异乡,但求真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硕果累累,足以为同侪和学生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其扎根学术,躬身力行的求学态度;甘于寂寞,笔耕不辍的治学品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值得黑大学子们模仿、学习。虽然他硕果累累,又有很高的成就,但他谦逊地坦言道:“我只是碰巧被选中作为代表,学校里的许多老师都比我厉害。跟学校的一些老前辈,或者年轻老师相比,我的成就不算突出。黑大有一批文科的学者在成长,我们要关注他们,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成长,我相信学校会越来越好。”黑大已度过75个春秋,正是这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黑大人,将抗大精神,延安精神传承、发扬;为黑大的建设务实基础、添砖加瓦;为新时代的黑大梦、中国梦丰富内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黑大梦注解,他们用自己的精神为中国梦代言。